
从明天开始,中东部地区将迎来主要降温时段,日平均或最低气温普遍下降6℃至10℃。黑龙江、内蒙古、陕西、重庆等地的气温将创下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。中央气象台今天继续发布寒潮蓝色和大风蓝色预警。

寒潮将首先影响甘肃、宁夏、内蒙古中西部等地,随后于明日到18日期间东移南下,影响中东部大部分地区,带来显著的大风和降温天气。预计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6℃至10℃,内蒙古、辽宁、陕西、湖北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℃至14℃,局部地区甚至超过14℃。

17日起,南方大部分地区也将受到寒潮影响。降温过后,20℃以上的区域将大幅减少,最高气温10℃线将抵达安徽、江苏、河南等地。本轮寒潮移动速度快,从京津冀到广东仅需一天多时间,南方居民需提前做好保暖准备。

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部分地区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大风天气,阵风强度需要高度警惕。此外,今明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,雨雪主要集中在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以及内蒙古、四川等地。随着冷空气东移,内蒙古东部、黑龙江、吉林东部一带降雪将增多增强。青藏高原东部及西南地区也有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,相关地区需注意防范道路结冰对交通的影响。

寒潮是极地或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大规模向南“迁徙”的过程。北极地区的极地涡旋在不稳定时会分裂出冷空气团,向中低纬度地区推进。当这些冷高压势力足够强大时,就会形成寒潮。寒潮是冷空气活动中强度最大的一种,其定义标准为24小时内气温下降8℃以上且最低气温降至4℃以下;或48小时内连续下降10℃以上且最低气温在4℃以下;又或者72小时内连续下降12℃以上且最低气温在4℃以下。

寒潮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,尤其在秋末、冬初和冬末、春初更为活跃。除了剧烈降温,寒潮还常伴随大风、雨、雪、雨凇、霜冻等现象,给交通、农业和人们生活带来多方面影响。

未来三天,这股强劲的寒潮将持续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。16日至17日,中东部将陆续进入降温“主力时段”,东北地区、京津冀部分区域降温幅度可达10到12℃。全国近30个省会、首府、直辖市的气温都将刷新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纪录,羽绒服将成为许多人出行的必备装备。

具体来看,今明两天,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最高气温都在零度以下,当地民众外出需穿加长加厚款羽绒服。河北、甘肃、青海等地最高气温也仅有几个位数,部分地区伴有大风,保暖抗风款羽绒服是更合适的选择。后天起,寒潮将继续东移南下,东北大部、宁夏、陕西、山西等地的最高气温会降至个位数,京津冀地区北风劲吹,保暖抗风款羽绒服同样不能少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早晚寒意突出,公众外出可以采用“洋葱式穿搭”。冬季穿搭不宜陷入“越厚越暖”的误区,保暖的核心在于构建稳定的空气保温层。“三明治穿衣法”正是基于这一原理,用三层结构实现保暖与灵活的平衡。寒潮翻越南岭之后,降温实力大幅缩减,未来几天,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地最高气温仍将维持在25℃上下,体感舒适,长袖加外套就足够。

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